编者按
“故土遥,何日去。家住吴门,久作长安旅。”古往今来,不少文人墨客,都曾环绕家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情愫。不管咱们身在何处,家园的一山一水,都是镌刻在咱们心里抹不去的乡愁。
解读我国人的乡土情结,会聚同心追梦的力气,由我国青年报·中青在线联合酷我音乐一起出品的《我和我的家园》(第一季)音频节目,已正式上线开播。每期节目将推出一个主题城市,约请一位芳华正能量嘉宾,用笔者独有的乡愁情感,配以叙述者也为此村夫的身份,着力描写该城市的魅力形象,展示一座城的一般百姓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。
听一声家园话,品一道家园味,心中的那座城与那群人,好像更清晰可见了。欢迎收听:
大家好,我是陈晓。合肥是我挚爱的家园,走过千山万水,难舍家园亲,更难舍家园情。现在我想把我的家园故事说给你听。
北起舜耕山,南拥巢湖,作为长江三角洲和中部地区重要的驿站,“吴头楚尾”的合肥兼有江南的温婉柔情和北方的豪气直爽。它似乎是一个颇有儒风的将领,温文容纳而又锐意进取,护卫着亘古不变的三国古战场,开辟着一日千里的科技之城。
关于合肥之名,北魏郦道元的《水经注》里给过这样的解说:夏天水位暴升,南淝河和东淝河在这儿相交相汇,所以称之为“合肥”。这样看来,“合肥”之名不是人们戏称的“两个胖子”,而是对其水系兴旺的最好诠释。
东西淝河交汇的津渡,便是闻名的三国古战场“逍遥津”。环绕着合肥的控制权,曹操戎行与孙权戎行在这儿一再交兵,终究以“曹操平定汉中地,张辽威震逍遥津”进入结尾。
穿越千余年,南淝河的柳枝仍旧窈窕娇嫩,古战场则变成了“小侠们”(孩子)嬉戏玩闹的逍遥津公园。在这儿,人们白日在河畔的凉亭里感触和风,夜晚在浪漫的摩天轮上俯视城市。从前的战火纷飞已经在前史的激流中被雨打风吹去,只需屹立于古道之上的张辽雕像,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的“卢当日跳檀溪,又见吴侯败合肥;退后着鞭驰骏骑,逍遥津上玉龙飞”的故事。
提到合肥之水,就不得不提包河。其实合肥还有一个很有古韵的姓名——庐州。在包公故乡庐州的这片土地上,处处散落着前史长河遗落的珍珠。包河原本是护城河的一部分,之所以“姓”包,和包公“不要庐州府一转,只取护城河一段”的故事休戚相关。包公的后人依水而居,逐渐形成了今日的“包河圈”。包河之畔“德昭古今”的包公祠庄严肃穆,在今日仍旧警醒着人们要正派、懂事、为善。
如果说淝河是环绕在合肥腰上的玉带,那么大蜀山便是领口上那绿色的盘扣。作为全国仅有一座坐落市区的休眠火山,高耸矗立的大蜀山俯视着城市,护卫着合肥西行和北去的咽喉。
而在合肥城内,这儿的路途称谓大都取自省内城市的姓名,像大蜀山脚下的黄山路、现代富贵的马鞍山路、人山人海的阜阳路,以及一条横贯东西的长江路,等等。这不只表现了新式省会容纳兼爱的城市性情,更像是城市温情的眼睛,让来自各地的新合肥人都可以在这儿找到回家的感觉。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襟江带淮的合肥,烹饪风格既有鲁菜的豪宕更兼淮扬菜的精美。庐州烤鸭、包公鱼、逍遥鸡、吴山贡鹅、三河米饺、小刀面……这些都是让合肥“小侠们”(小孩)一听到就吞口水的姓名。
脱离家园,最令人回味的仍是淮河路上集万千气象的“一根面”。把面剂拉成面条,煮好后淋上一勺油亮的高汤,配以青菜、豆腐丝、海带、大蒜等二十几种辅料,浓郁的面香钻进鼻腔,让人不由得吞口水。合肥“小侠们”(小孩子)回到家,只需吃上一碗温暖香浓的“一根面”,就能马上感触到从腹胃到心灵的妥贴,“真快活”(舒畅)!
在华夏文明、楚文明、吴越文明和巢湖文明的交相辉映下,这座历经千年的古城现在也勃发出新的活力,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座新式的科技之城。智能语音工业“我国声谷”从这儿动身,向国际传递我国的声响;被称为“皖中硅谷”的科学岛在这儿发迹,是我国现在首要的核聚变研讨基地之一。不只如此,合肥也有着“IC之都”的称谓,一起也是全国首座国家科技立异式试点城市,以及国际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。
今日的合肥,“大湖名城,立异高地”不再仅仅一个标语,而是这座城市闪亮的手刺。这便是我的家园合肥,是沉淀千年的三国故地,也是潜能无限的立异高地。这儿说着江淮官话,杂糅着南北的文明,有着容纳进步的城市性情,绮丽而不喧闹。此时,我更爱她了。
微信修改:郭佳立 杨奕钊
图片来历:视觉我国
来历:我国青年报客户端